中药标本馆
 
 首页 | 概况 | 馆藏珍品 | 中成药一览 | 参考书目 | 精品课程 | 经典古籍 | 历代名家 | 科普教育 | 新闻资讯 
 
  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科普教育>>正文
 

 

中医论失眠

  

中医称失眠为“不寐”、“不得眠”、“不得卧”、“目不瞑”,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,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、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(浅睡性失眠)、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。临床以不易入睡,睡后易醒,醒后不能再寐,时寐时醒,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,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,反应迟钝,体倦乏力,甚则心烦懊恼,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、学习和生活。历代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,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,阴阳失调为病之本,或阴虚不能纳阳,或阳盛不得入阴。

《灵枢·邪客篇》指出:“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,则卫气独行于外,行于阳,不得入于阴。行于阳则阳气盛,阳气盛则阳跷陷,不得入于阴,阴虚,故不瞑。”可见,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关键所在。

中医调理失眠需辨证论治,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,心虚胆怯,阴虚火旺,引起心神失养所致。失眠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,肝郁化火,痰热内扰,引起心神不安所致。

一、心火偏亢型失眠
  症状为心烦不寐、怔忡、小便短赤、躁扰不宁、口舌生疮、口干舌燥、舌尖 红、苔薄黄、脉细数。治疗时应以宁心安神、清心泻炎火为主。
二、肝郁化火型失眠
  有不寐多梦、急躁昂怒等症状,甚至可出现彻底不眠的现象,还可伴有便秘溲赤、口干口苦、头晕脑胀、目赤耳鸣、舌红苔黄,脉弦而数。治疗时以舒肝解郁为主。
三、痰热内扰型失眠
  症状表现为不寐、嗳气、泛恶、胸闷心烦等,并伴有口苦、头重目眩、舌红苔黄腻、脉滑数。治疗时应以和中安神、清化痰热为主。
四、胃气失和型失眠
  症状为不寐、胸闷嗳气、脘腹胀满、嗳腐吞酸,或可见大便不爽、恶心呕吐、舌苔腻,脉滑。治疗时以和胃化滞、宁心安神为主。
五、阴虚火旺型失眠
  症状为心烦不寐、心悸不安,并伴有头晕、耳鸣、遗精、健忘、腰酸足软、五心烦热、口干津少、舌红少苔,脉细而数。治疗时以清心安神、滋阴降火为主。
六、心脾两虚型失眠
  症状为多梦易醒、神疲食少、心悸健忘、头晕目眩,并伴有面色少华、四肢倦怠、舌淡苔薄、脉细无力。治疗时以养心安神、补益心脾为主。
七、心胆气虚型失眠
  症状为多梦易醒、心烦不寐、触事易惊、胆怯心悸,并伴有倦怠乏力、气短自汗、舌淡,脉弦细。治疗时以安神定志、益气镇惊为主。




上一条:中药材GAP 下一条: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矣

关闭

CopyRight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馆  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6号